软件工程发展趋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076万史上最多毕业生年有人没活干 [复制链接]

1#

考研初试成绩发布后,王萌便陷入焦虑:究竟是明年“二战”,还是放弃读研进入就业市场?

春节过后,本在外省念书的她来到北京一家初创公司实习,每日补贴元。与她一同实习的多是大二、大三学生,他们在积累实习经验,她却渴望一份正式工作,尽管转正机会渺茫,她仍希望尽力争取。由于疫情反复,行程卡已经挂上星号的她难以自如地到其他省份面试、实习,这意味着一些工作机会正在离她远去。

而像她一样陷入两难的高校毕业生不在少数。年中国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万人,为多年来新高,其中高校毕业生万人,更是历年最高,要达成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5%以内的目标难度可想而知,而稳就业正在被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4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主持召开就业形势座谈会。他指出,当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人社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相关政策落地见效,及时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各类就业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信息推送、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不断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各类企业是稳就业的主体,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

而要达成稳就业的目标,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无疑至关重要。

线下难线上更难

年秋招的形势,一度让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颇为乐观。

“其实从去年秋招开放职位数量来看,一些企业的需求是翻倍的。”冯丽娟告诉记者。校招一般分为秋招(9~11月)和春招(3~5月),与高校学期对应,分别在上、下学期。

年2月10日,福建省福州市,“好年华聚福州”春季高校毕业生线上专场招聘会视频面试环节在福州市人才储备中心举行。用人单位与求职者视频面试。图/中新

前程无忧发布的秋招行情显示,秋招对应届毕业生需求最多的行业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取代了房地产开发。“半导体/集成电路属长周期、高投入行业,没有太多现成人才,因此对应届毕业生需求量更大”。

有沪上芯片设计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内地半导体产业人才缺口较大,在硬件与软件工程师都不足的情况下,软件工程师可能更为紧缺。而芯片需要软件工程师调优,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现在一些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在经过培训后转行进入半导体产业。”不过,前程无忧对家半导体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在去年秋招时招聘计划完成率不足六成。

“学生端整体相应不够积极”,这或许受到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节奏的影响。“按照惯例,考研结束,更多毕业生会在春招时才开始找工作,急于签约。”冯丽娟介绍说,参与秋招的企业多为规模较大、质量较优的企业,前程无忧帮助一些企业在上海校招,“当时普遍感觉企业招人困难,不是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非常挑剔。”

在她的印象里,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例,其并非沪上顶尖大学,但是年11月时已有优秀的学生手握二十几份offer。“超过0万毕业生,排除升学等暂时不进入就业市场的情况,所‘双一流’大学,加上一二线城市较为知名的大学,这部分应届毕业生总数在万以内,我们估算半数毕业生找工作会比较顺利,不会出现只有被选,而没有选择权的情况。只有当所在城市、高校和专业均较弱时,毕业生求职才会比较困难”。

她甚至一度认为,一些招人进度慢的企业应该为春招做好冲刺准备了。但疫情以及随之而来的防控大大冲击了进行中的春招,整个节奏被打乱了。

“现在大家都被封在家中,企业一方在线上能完成的就是录用缓解,每年3月市政府在线上、线下举办的招聘专场没有音讯,此时一家上海企业即使在线上招聘也没有信心得到反馈。”有上海企业的HR告诉记者。

冯丽娟告诉记者,企业此前委托的一些在上海的招聘业务并未取消,预判一些核心岗位招聘仍会继续,但企业会更加谨慎。“形势比较严峻,参考年上半年的就业市场,即使企业有招聘需求,由于疫情防控,毕业生也难以进行线下面试、实习”。

北京有27所高校新学期并未线下复课,学生至今没有完成返校。有北京市属高校人士告诉记者,“相比于北大、清华等已经线下复课的部属高校,这些高校的就业工作更难做”。

“新学期一些学校线下教学无法进行,理科生甚至可能因为无法进行实验导致毕业受到影响。即使学生顺利返校,因为当下疫情反复,进出校园管理严格,实习也受到影响,即使学校愿意为学生外出实习提供便利,用人单位也往往不敢接收实习生。”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告诉记者,应届毕业生可能会面临延缓毕业、就业的情况。

他指出,高校类型、生源结构不同,毕业生就业的时间节点也有差异。对于一些以外省生源为主的研究型高校,三四月是学生确定工作岗位的高峰期。“春招受到很大影响,北京情况尚好,但有些地区,特别是疫情严重地区,春招基本转移至线上,零星依靠线下,但企业更希望线下面试,以获得更直观感受,线上远不能取代线下。”

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发现,年疫情暴发后,高校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的比例上升,更多毕业生主动退出劳动力市场,尽管现在仍有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毕业生会选择“二战”考研、考公,但现在研究生供给增加,就业也面临困难,这些都会推高当前的失业率。

“疫情反复与宏观经济下行交织在一起,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构成很大影响。”曾湘泉介绍,年四季度高校毕业生景气指数CIER降至0.88,年一季度更降至0.71,这是年疫情暴发以来的新低点。

“这一轮疫情暴发的特点与年疫情暴发初期时明显不同。年疫情暴发初期主要集中于湖北,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管控,高校毕业生景气指数CIER在年三、四季度回升至1.15、1.36。但是如今随着病毒传染性增强,防控难度增大,疫情散发。”曾湘泉指出,这一轮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后,一方面导致企业难以做出招聘规划,另一方面某地疫情一旦暴发,招聘工作立即受到影响。特别是今年以来,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招聘需求较高的地区接连暴发疫情,叠加疫情后旅游、酒店、餐饮等接触性行业始终未能恢复如初,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所受影响更大。

“就业压力巨大的一年”

“今年可能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最为艰难的一年。”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告诉记者。

这几乎也是多位受访高校就业办人士、劳动力市场研究者的共识。“在中国高校,很多学生大四的主题只有‘找工作’,名义上四年的学制,实际只剩三年。”一位高校负责人向记者感慨地说,一些高校甚至会因此选择在上一年的十月、十一月结束课程,更有甚至在暑假结课,而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时点也相应前提,四季度便向学校要人。

“学校要求‘全员就业’,即全部教职工都承担‘保就业’工作,今年高校的日子不会好过。”有高校人士向记者感慨。

据教育部统计,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万人,规模创新高,首次突破千万。年,也就是高校扩招启动之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仅为万人左右。

数据变化意味着,要达成今年中央政府提出的就业工作目标,重点和难点取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曾湘泉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在过去城镇化、工业化迅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步发生,就业工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