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是一种把面粉加酵母(老面,又叫面起子、发面头)、水、或食用碱等混合均匀,通过揉制、醒发后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为半球形或长方形。味道松软可口,营养丰富,已成为中国人的主食之一。制作馒头所需的原料为面粉、发酵粉、水、碱,或加少许糖(极少使用)、青红丝。面粉经发酵制成馒头更容易消化吸收。馒头制作简单,携带方便。馒头本有馅。北方称无馅的为馒头,有馅的为包子。而在江南地区,在制作时加入肉、菜、豆蓉等馅料的此类面食,都通通叫做馒头,无馅的馒头则叫白馒头。
提起馒头,可谓历史悠久,据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话说三国时候,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袭扰,使得蜀国不能专心对付魏吴。为解决后顾之忧,诸葛亮亲自带领蜀国*队去征讨孟获。但是征讨孟获就必须要渡过泸水。在横渡泸水时,因瘴气熏天,*液漫流,过河士兵中体弱者多触水致死,*队难以挺进。于是,诸葛亮的部下就有人提出—个迷信的主意:杀掉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祀泸水的河神。
面对此景,诸葛亮心急如焚,想来想去也只好祭奠河神。但是他不主张杀俘虏,所以诸葛亮就用*中所带的面粉和成面泥,命杀牛宰羊,将肉馅包进面团中,捏成人头模样的“蛮头”蒸熟,投于水中以示供奉,用以祭祀泸水的河神。此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下来并传到了北方,馒头就成了盛产麦面的北方人的主要食品。当然,后人将做馅的工序省去,就成了如今的馒头;而有馅的则成为包子。由于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人们就用“馒”字代替,写作“馒头”。
从此在民间就有了“馒头”一说,诸葛亮也被尊奉为面塑行、馒头和包子的祖师爷了。明代郎瑛在其笔记《七修类稿》中记载:“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历史上有关馒头的记载则始于晋代。不过那时候不叫馒头,叫“蒸饼”。《晋书·何曾传》说何曾这个人“性奢豪”,“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意思是说蒸饼上不蒸出十字裂纹,他是不吃的。其实常吃馒头的人知道,蒸出十字裂纹来口感反而不怎么好吃,是酵母发过头了,起大了的缘故;其实不如蒸得恰到好处的口感好。萧子显在《齐书》里说,西晋永平九年(),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宋代程大昌在《演繁露》一书中解释说,“面起饼”是“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无疑“面起饼”就是发酵的面食即馒头了。馒头是面经过发酵后再蒸熟的,如不掌握酵母菌的生化反应是做不成馒头的。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口味不同,作法各异,由此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馒头,如白面馒头、玉米面馒头、菜馒头、肉馒头、生煎馒头、油炸馒头,乃至各种各样的包子(包子其实就是带馅的馒头嘛),叫法也不尽相同。